華圖首頁
微信

華圖教育

微信號:huatuv

+ 關注
微博

華圖教育

官方認證微博

+ 關注
登錄 | 注冊
你的位置:首頁 > 備考技巧 > 公共基礎知識 > 2015年安徽事業(yè)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:文化常識三

2015年安徽事業(yè)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:文化常識三

2015-04-01 11:31      文章來源:安徽華圖

  下面是2015年安徽事業(yè)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:文化常識三相關習題的介紹,請考生抓緊時間進行練習和準備備考工作,祝愿考生都能順利通過2015年安徽事業(yè)單位考試。

  中國的手工藝設計源遠流長,古代勞動人民用智慧創(chuàng)造了極其光輝奪目的藝術作品,并在整個人類設計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中國的建筑、園林、陶瓷、家具、染織等設計,不僅對日本、東南亞各國,而且對西方的近代設計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。中國古代手工藝技術的成就主要體現在青銅器、瓷器、玉器、紡織品等方面。

  一、青銅器

  提起鼎,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政權和社稷,鼎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象征,具有極其崇高的意義。鼎盛行于商周時期,延續(xù)到漢代。在奴隸制鼎盛時代,被用作“別上下,明貴賤”,是一種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。商朝出土的司母戊鼎,便是現在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出土青銅器。

  二、陶瓷器

  中國古代陶器有悠久的歷史淵源。有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1萬多年的灰陶、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紅陶、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、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“蛋殼黑陶”、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、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,還有秦代的兵馬俑、漢代的釉陶、唐代的唐三彩等。到了唐宋時期,瓷器的生產迅猛發(fā)展,逐漸取代了陶器的歷史地位。

  三、玉器

  玉文化是古代中國獨特的傳統(tǒng)文化。中國人使用玉的歷史有上萬年之久。

  四、紡織品

  中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掌握了紡織技術。中國古代的絲麻紡織技術,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,在世界上享有盛名。古羅馬帝國最早是通過“絲綢之路”上絲織品的傳播,稱中國為“絲之國”的。

  中國四大名繡:蜀繡、蘇繡、湘繡、粵繡。南京云錦、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于2009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
  了解更多安徽事業(yè)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資料,請關注安徽人事考試網http://ah.huatu.com/

(編輯:姜芃)

上一篇:2015年安徽事業(yè)單位公共基礎知識:文化常識二 下一篇: 2015年安徽事業(yè)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:文化常識四
事業(yè)單位:htshiyedanwei
想考事業(yè)單位的人都關注了我們!
立即關注
備考資料
每日一練